【文章】疫情時刻的「心」功課/江琪彬  諮商心理師

疫情時刻的「心」功課

文/江琪彬  諮商心理師

      COVID-19疫情衝擊之下,似乎一夕之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也凸顯許多原本就「不平等」的現狀。國外資料顯示,防疫隔離的限制對生活會造成負面影響,父母在家遠距上班,孩子在家視訊上課的情況,增加家庭衝突事件發生,長時間侷限個人活動範圍,加上經濟壓力等現實因素,考驗著每個人的情緒穩定度,以及應變調適的能力。
 
       有一種空間,當我們像農夫種植作物一樣,付出努力開拓、耕耘,將會帶來深遠的力量,那是心靈的空間。雖然外在環境變化帶來挑戰,我們面對的姿態,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以下和大家分享三個技巧,協助您找到平衡心理健康的方向。
 
一、運用線上課程,自我充實與成長

       平時忙於工作和維持家庭生計,難以有時間注意行程外的事物,甚至忽略自身的感受。運用科技和媒體打開豐富的可能性,方便我們探索和吸收新知。吃飯購物的方式轉變成網路訂購下單,滿足心靈或身體運動需求的課程、講座也紛紛改以「線上」的形式推出。促使我們有機會讓習於外出活動的身體安靜下來,用「心」認識自己的獨特和內在的渴望,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落實。

      如果身為父母,在這段家庭生活變多的時期,建議安排網路課程充電學習,不但自己得到收獲,還能發揮身教的模範,效果是強過對孩子的叨念與耳提面命。或是重拾起曾經有興趣的書籍、想看的影片,透過閱讀觀影的活動,和孩子分享有趣的內容,增進親子相處的樂趣。
 
二、創造生活儀式感,經營家庭情感

       童謠「可愛的家庭」唱出了家庭正向的功能,也描繪出家庭是一個充滿情感的場所,不管我們是想要逃離,或是渴望回歸它的懷抱。常聽到許多父母談起自己的孩子有許多挫敗和生氣,孩子總是和自己過不去,特別是親子密集且長時間相處,摩擦和互相惹怒對方的機會也變多了。事實上,孩子對父母的孺慕之情,經常超乎我們的想像,只要父母能以耐心和關愛來引導,孩子經常是有所回應的。

       村上春樹曾說:「儀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所謂「儀式」,就像是生日的時候要許願、吹熄蛋糕上的蠟燭,透過這些舉動,再次紀念生之喜悅與期望。我們可以想想和伴侶或孩子相處的記憶中,曾經重要或愉快的經驗,例如:準備餐點的過程、餐桌上的生活談話,或是睡覺前彼此道晚安的經過。建議這些日常活動在此時有限生活空間中放慢腳步細細回味,或是重新創造。當父母更能觀察自己的內在感受並開放對話,我們會發現,時機對的時候,孩子經常對情感性的對話有所回應。
 
三、選擇資訊的品質

       新聞頻道常常撥放疫情相關數據、疫苗施打後的副作用,刺激性的報導內容可能影響觀看後的心情。建議嘗試選擇情節渲染性質較少、更多理性對話、知識性探討分析的內容,除了幫助我們獲得正確的資訊做判斷,同時也能避免心情緊張焦慮。

       當外環境因疫情而採取封閉措施時,我們的外在能量卻因此有了導向內在的可能性,俗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隨著變種病毒的出現各國疫情起起伏伏,許多國家在解封之後又採取限制措施,而臺灣的防疫努力迎來警戒降級的喘息時刻,充滿防疫意識的我們,也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孕育自己的心靈能量,讓無可避免的危機成為轉機。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衛教文宣>壓力調適/情緒管理>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