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後疫情時代來臨,人人都該享有心理健康/潘奐璇 諮商心理師

後疫情時代來臨,人人都該享有心理健康

文/潘奐璇  諮商心理師

    在這本就不平等的世界裡,如何實踐心理健康的平等?
 
    你知道每年的十月十日是什麼日子嗎?除了是國慶日,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 WMHD)。世界心理健康日的誕生,源自美國前總統夫人羅莎林·卡特(Rosalynn Carter)留意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致力於打破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迷思、提升全球社會對心理衛生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WHO)便將每年的十月十日訂為「世界心理健康日」,每年都會以不同對象、族群或主題作為訴求,透過提倡發聲、行動實踐來推廣心理健康的理念。
 
    2021年,是特別的一年,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肆虐全球,感染、患病到死亡伴隨著恐慌與失落。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成為日常,到各國政府宣布警戒、封城,迫使人們開展新的生活模式。對大環境而言,經濟結構鉅變,面對未來的茫然與不確定感,考驗著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彈性因應變化,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對個人而言,因物理距離限制而產生的孤獨感,更是挑戰了我們是否具備與自己共處的能力。
 
    危機的發生也象徵希望與新生,因疫情興起的網路社群、自媒體蓬勃發展,到政府與民間網路服務的跟進,從「停課不停學」到「心宅配」,帶來種種可能性,同時看見科技使用上的不平等,例:偏鄉弱勢家庭網路設備不齊全、高齡族群不熟悉網路預約系統而增加疫苗接種困難度等。不可否認,人類社會正在劇烈的朝M型化發展,心理衛生的資源與服務分布不均,而身心患者與其照顧者也易被大眾標籤,汙名和歧視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在生活各方面也深受影響。
 
    有鑑於此,1948年成立的「世界心理衛生聯盟」以增進所有民族與國家精神與心理衛生預防、提供適當的治療與服務為宗旨。因全球疫情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2020年世界心理健康日的主題便是:「人人應享有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for All, Greater Investment–Greater Access)」。心理健康作為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提升心理健康不會只是專業人員的工作,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一、開放同理,尊重異己
    抱持開放的心態去拓展對不同族群的認知與瞭解,包含精神疾病與心理困擾。從個人到社區進行大規模的心理健康投資,提升人民心理健康素養、學習同理與尊重異己,讓社會多些接納與善意、減少歧視與汙名。消除對心理健康不利的因子,便能有效預防疾病與促進大眾的身心健康。
 
二、點滴善意,灌溉心靈
    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議題早已是國際間關注的焦點,但隨著疫情擴散,大眾可自行調適的抑鬱與焦慮蔓延外,對確診、隔離者更是帶來嚴峻的考驗。儘管疫情拉開了人與人間的距離,但我們仍可透過不同媒介與管道表達關懷,請不要小看一句感謝或小小的貼心舉止,或許都會為他人乾涸的內心注入一線生機。
 
三、關照身心,保有彈性
    新冠肺炎迫使世界停下來的這段時間,有助於回顧與省視過往,學習與情緒共處並練習照顧自己、激發個人潛能與增加心理韌性。心理健康的推廣並不會隨著疫情解封而結束,反而是讓身處在後疫情時代的我們去思考未來如何可能?如何與疫情共處?疫情帶來的不會只是終結,而是它讓我們看見新的機會,得以重建更美好的將來!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衛教文宣>壓力調適/情緒管理>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