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我很好。」那背後的意義,你看見了嗎?/劉依函 諮商心理師

「我很好。」那背後的意義,你看見了嗎?

文/劉依函 諮商心理師

       居住於英國的Maisie,她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Maisie在大家心中代表正能量,開朗活潑,學業成績優異;在家裡,扮演貼心的角色,懂事、乖巧;在學校,與身邊朋友保持友好;「她就好像落入凡塵的天使,沒有煩惱,臉上都一直掛著美麗的笑容。」事發前,似乎沒有異狀…事發後,媽媽想起,幾天前Maisie提及自己和朋友出了一點問題,媽媽回想起來,或許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得多……
       姐姐Amy整理她的遺物時找到一張字條,上面寫著「I'm fine」-「我很好」;試著將字條翻轉來看,那是她內心最沈重的呼喊「help me」。我們也許不知道,看起來總無憂無慮的人心裡裝著什麼樣的心事。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藏著深深的憂傷…
       你注意到了嗎?樂觀、開朗、愛笑及正向能量,對於那些擁有這樣特質的人,常讓我們無法與「自殺」產生聯想,即使如此,有自殺傾向的人,仍會試圖釋出警訊,如同案例中的母親回想起Maisie曾提及人際方面的困擾,當然,這並不是責怪母親沒有發現這些警訊,而是當我們透過這樣的案例是否可以提高辨識警訊的可能,此外,案例中描述著正能量與開朗,也讓我注意到有一種「微笑抑鬱症」正悄然流行。


微笑抑鬱症(smiling depression
       雖然這個病症並未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卻很可能具有重度抑鬱症徵狀,他們也許在他人面前保持樂觀,隱藏內心痛苦與憂傷,他們體貼、善良,總不希望麻煩他人,擔心自己造成他人負擔,同時伴隨憂鬱症癥狀,焦慮、疲憊、無望感等,亦可能導致失眠,喪失興趣,甚至產生自殺傾向,他們保持微笑,像是一種保護機制,他們不願被看出內心的痛苦又或者擔心被看出後所要承受的指責與不理解,讓我想起2019年贏得最高榮譽金獅獎的電影《小丑》,他是這麼說的:「精神病最痛苦的,就是別人總希望他們假裝自己正常」,以及「我的母親總是教我別忘了微笑,戴上快樂的笑臉。她說我的人生使命是必須帶歡樂給所有人。」那是既沉重卻又真實的信念。


預防與辨識
    自殺行為是從「想法」到「行動」的漸進過程,近年來,在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廣下。透過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概念提高辨識警訊的可能性,口訣如下:

  1. 「問」:當他提及與自殺有關的訊息時,例如:我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詢問以及傾聽,像是「你會不會有想不開的念頭?」。
  2. 「應」:對於他願意告訴你,我們可以給予適當的回應,當青少年/青少女說著我被排擠或者我考不及格等,如果我們輕忽這些訊息,可能錯失支持陪伴的機會,因此先別急著評價,或許可以先嘗試理解他們的感受,提供情緒支持。
  3. 「轉介」:若已有具體的自殺計畫,包含時間、地點、自殺方式,此時自殺發生的風險為高,宜協助一同尋求專業諮商或精神科治療,提高專業協助的可能性。

       最後,透過上述的案例及電影的詮釋,無論看似多麼樂觀開朗的人,我們也能試著有更高的敏感度,多傾聽、陪伴、理解,要記得,與他們談論自殺並不會提高風險,透過討論是否想自殺去評估發生的可能性,讓我們共同預防及辨識自殺風險!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