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青少年心事誰人知!?/劉瓊珊 諮商心理師

青少年心事誰人知!?

文/劉瓊珊 諮商心理師

       從事大專校院心理諮商工作幾年下來,發現青少年人際關係議題往往都是每學期諮商服務中名列前茅的議題,這是什麼原因呢?青少年的人際關係議題有什麼獨特之處嗎?依據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約莫12至18歲的青少年,會碰到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自我統整」。在此階段的青少年開始建立明確的自我概念,以及找到自我追尋的方向。此時的青少年會關注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和理解自己是什麼樣子,這兩者之間是否具有一致性。因此,便不難理解青少年非常關注自己的同學、朋友是怎麼看待自己!「他們喜歡我嗎?我在班級裡能否受歡迎或被認可嗎?」。此時,也是建立自信心、自尊、自我概念的關鍵時刻,故同儕關係便成了考驗他們覺得自己是否被團體接納支持的標準。但是,人際關係裡的複雜性在不同年齡層都具有不同的考驗,在青少年的同儕互動裡有可能一句話、一個表情或行為舉動,就讓關係產生變化。


       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青少年常會碰到的人際關係困難:小安是高職二年級的學生,最近因為練啦啦隊跟同組的同學鬧得不愉快,漸漸的同學開始不與他說話、吃飯或去福利社也都不找小安。起初,小安不想在意他們,但時間久了,擔心自己在班上被孤立,但又不知如何去和同組的朋友溝通和好,也不知能夠跟誰訴說這樣的心情。


       這些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的人際困境,你是否曾經歷或正在經歷呢?回首過往,也許你會覺得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其實...這些人際挫折對一個青少年來說是一件重大的事情,當班級教室及同學是一個青少年在學校生活的大部分空間與對象時,同儕相處的挫折自然在青少年身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會因為人際相處的挫折影響課業、上學意願、情緒、自我認同、自信心。想像一下被綁在教室裡一整天的生活,若出現人際挫折,待在那裡的心情會有多難熬呢?這樣的情緒壓力並不亞於我們在職場上受到同事的影響。


      在協助青少年面對人際挫折的困難時,記得先傾聽青少年的心聲,幫助他釐清感受與想法,設身處地的同理他(她)的感覺,並試著了解目前為止他所嘗試過的方法有哪些?與他討論解決的策略,理解他對這段友情的想法,是否還能夠再去拓展班級或班級以外的人際關係,協助青少年探索他的感覺、想法及行為,才能鼓勵他採取下一步行動,給予希望並打好預防針,讓他理解嘗試行動後有可能無法成功,但努力過後才不枉費他釐清自己想要的人際關係。


       在與青少年晤談人際議題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青少年碰到人際議題的困境時,往往一開始會因為看不到任何希望而低落沮喪,到後來釐清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感覺、想法,嘗試作出行為改變時,無論是否能與原本的同學修復關係,但多半都能對於自己的人際行為模式有更深刻的認識並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朋友。因此,若想理解青少年和你講述同儕相處的挫折時,請試著耐心傾聽、接納重視他的主觀感受並協助他尋求校內外的輔導資源喔!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