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從瞭解霸凌到陪伴孩子面對霸凌/楊琬琳 諮商心理師

從瞭解霸凌到陪伴孩子面對霸凌

文/楊琬琳 諮商心理師

「我發現小美跟小莉她們在筆記本上寫我的壞話,還常常對我指指點點的…」
『一定是你想太多了啦!做人要放寬心啊。』
       身為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大人,我們習得如何面對外界的批評與挑戰,但也因此失去一些對「霸凌事件」的敏銳度,如何區辨「單一的欺凌事件」及「霸凌事件」,並陪伴孩子一同走過霸凌事件,值得大家深思與學習。
 
       判斷霸凌事件有三大因子,包含傷害性、持續性與權力的不對等。傷害性是指一方讓另一方受到傷害,包含身體、心理、財產上的損害,如:肢體霸凌、關係霸凌、性霸凌,皆為霸凌的不同形式;而「關係排擠(像是:我們一起不要理小惠)」、「使用人際壓力威脅別人(像是:你如果不聽我的,我就叫小璇不跟你玩)」、「偷竊、藏起別人的所有物」等造成心理恐懼的行為,都算是傷害的一種。持續性指的是事件為長時間、常態發生,而非僅是單一次的衝突、欺凌事件。權力不對等則是指受凌的一方因為某種權力不平等的關係,而無法反抗,例如身體身材、人數、甚至是關係上的弱勢。
 
       霸凌事件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影響,在霸凌事件中,可將參與的角色分為「霸凌者、旁觀者、受凌者」,無論是當中的哪個角色,身心都將受到影響。受霸凌者的心情以及受到的創傷往往是我們最關注的,受霸凌的孩子很可能會感到懼怕、焦慮、憂鬱,並發展成情緒疾患,更甚會影響其自我概念,造成終身影響。部分的受霸凌者也可能出現「報復性霸凌」,在其他情境中重演霸凌行為,成為霸凌者。
       對霸凌者來說,若事件未被重視與處理,可能會學習到使用「暴力」等方式來處理問題,伴隨這樣的行為模式成長,有更高的機率演變成犯罪行為。
而旁觀者的內心同時會有擔憂、焦慮的情緒,擔憂自己成為受霸凌的對象,同時也可能心懷罪惡感。若霸凌事件未被處理,旁觀者很可能學會用錯誤的方式處理人際問題。
 
       可以透過三個步驟「聽、停、看」,陪孩子面對霸凌。
       聽:當孩子發出求救訊息時,專注傾聽、不批判。許多孩子曾在諮商室中訴說「自己不被父母理解」,而這樣的感受時常因為爸爸媽媽在傾聽時「打斷孩子、對孩子表達的事件進行批判、或是太快指示孩子『怎麼做』」而產生。當孩子在分享自己的人際煩惱時,請家長靜下心聽聽孩子表達的內容,接納孩子的感受與經驗。
       停:停止孩子受到其他可能的傷害。瞭解孩子的擔憂後,承諾孩子「我們能保護你」,且實際協助孩子離開「可能傷害他」的環境。以校園來說,可以與校方合作,讓老師介入處理並保護孩子,若孩子已經非常擔憂、懼怕,甚至出現生理上的不適,建議暫時離開校園,尋求專業心理醫療協助。
       看:與校方合作,看清事情的全貌。形成霸凌事件往往非一朝一夕,收到孩子的求救訊號後,與班導師或其他家長聯繫,合作了解事情全貌,並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向孩子說明事件的過程是重要的事。
       霸凌事件中的每個角色都有需要學習之處,而孩子通過家長、校園的處理方式學到不同的價值觀。身為家長,聽聞霸凌事件時,展現信任與支持,並與學校展開系統合作,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相信孩子能在大人的陪伴之下,從傷害中得到療癒、雨過天青。
 
備註:
上文作者經過編輯與修改,原文曾於2018/03/22刊於【奶熊 X 格瑞思】合作專欄
http://grandmasbear.com.tw/2018/03/22/grandmasbear-and-grace-column-5/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