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照顧路上不孤單,照顧者的支持與休息/傅嘉祺 諮商心理師

照顧路上不孤單,照顧者的支持與休息

文/傅嘉祺  諮商心理師

 
       照護歷程是一條漫長的路,像是失智症的病程從健忘到死亡的過程可能長達十年。所以擔任照顧者其實是項勞心又勞力的工作,除了照顧日常生活外,也需要處理被照顧者的情緒,這時如果照顧者沒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將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困擾。

      在得知親愛的家人需要長期照顧後,如何讓所愛的人得到專業協助,減輕身體的折磨與心理的挫折,皆是照顧者牽掛的。而照顧者可能同時也有自己的家庭跟孩子要照顧,蠟燭多頭燒,再加上經濟與時間的限制,有時只能盡己所能而無法盡善盡美。難以接納自己的有限與無助的照顧者,此時就更容易內化他人的責難和批評,身體疲累的同時,心也快要生病了。曾有家屬(照顧者)問我說:「在付出愛的同時,何時能不用害怕家人言語行為帶來的傷害?」。
 
       心理狀態不佳的照顧者,提供的照護品質必然隨著時間拉長而下降,忽視身心健康狀態惡化的警訊,也可能造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衝突升高。為提供照顧者支持與休息的方式,溫馨提醒如下:

(一)建立與善用支持系統:
       主要照顧者請記得要量力而為,減少花心力在煩惱無法解決的事。因為陪伴支持被照顧者是長期的歷程,不要因為擔心造成家人負擔而自己默默承受,應該一起協商面對。若是支持系統原本就匱乏的,也要嘗試去建立連接相關資源,像國內醫療、社福、社區、心理相關等皆有對應的資源。

(二)提升內在自我控制力
      提升內在的自我控制力並非透過控制他人而獲得,是能夠為自己做出的選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藉由自控力的提升,情緒會趨於穩定,對於生活中各項突發事件的心理衝擊也會相對來的輕些。

(三)正向看待負向的情緒:
       情緒是調節系統,所以會出現正向、負向情緒都是正常的,所以請正面的看待自身的負向情緒,那只表示個體在做情緒調節。但也要注意若是情緒太多、太久難以消化,就需要善用支持系統。

(四)正念冥想與自我放鬆:
       正念冥想、運動、好的睡眠品質皆能修補身心狀態,是自然的身心平衡方式。睡眠太少者優先補眠,非睡眠過少造成的疲倦感則建議轉換做不同的事,將有助於平衡放鬆。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衛教文宣>壓力調適/情緒管理>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