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殺的想法,是可以改變的嗎?/黃柔嘉 諮商心理師

自殺的想法,是可以改變的嗎?

文/黃柔嘉 諮商心理師
       
       當聽聞身邊親友傳達出想不開的念頭,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是緊張、害怕、生氣,或是困惑?其實會出現上述情緒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應該對於自殺想法或行為有更多的理解,在理解之後,我們便可以進一步陪著想自殺的親友突破生命的難關、預防憾事的發生。


       許多有自殺想法的人想結束的並不是生命,而是「痛苦」。會讓人產生自殺念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與重要他人的生離死別,像是親人離世、分手、離婚等;可能是面臨到一個生存問題,但個人並沒有好的資源或條件去解決,像是欠下巨款、失業等;又可能是個人自我價值感長期處於被自己或他人貶低的狀態等等,這些情況都可能會讓人出現走投無路的絕望感。


       然而,揹著絕望感生活是相當辛苦且痛苦的經驗,有些人便會出現自我了斷的想法,希望可以讓自己不要再承受這份痛苦。由此可知,除了外在人、事、物發生問題,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能力與想法,成為影響是否出現自殺想法很關鍵的角色,因此就有人問「當事人都覺得問題不能解決所以想自殺,那這個想法可以改變嗎?」。


       是的,想自殺是可以改變的,這個絕境可以透過被耐心的傾聽、想法的討論而有所改變。當遇到周遭親友透漏自殺想法,帶著他/她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絕對是必要的!專業的求助管道可以是精神醫療體系中的醫師、心理師或社工師等;可以是學校體系中的輔導老師等;或者是社區內的心理健康相關機構、健康中心等。整個改變過程有時是條漫漫長路,專業人員會以傾聽、同理的態度理解讓當事人深感痛苦的生命故事,再與當事人一同探索出現自殺想法的關鍵點,進而透過討論去鬆動當事人想以自殺解決痛苦的念頭。


       其實,在尋求專業人員協助之餘,親友的陪伴絕對是支持復原的關鍵因素。自殺者因為經常感覺到孤立無援,思考也易侷限在自身的邏輯而鑽牛角尖,若有能給予支持的重要他人陪伴,一方面使其經驗到他人一同面對問題的穩定;一方面能多一份力量討論出更多元的問題解決方案,讓我們與自殺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