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樣又不一樣的雙胞胎教養/蘇湘涵 諮商心理師

一樣又不一樣的雙胞胎教養

文/蘇湘涵 諮商心理師

       近期韓國夯劇「Sky Castle」,不曉得大家看了沒?描述不同家庭對孩子學業高度期許的故事。其中一對雙胞胎,也是唯一劇中父母教養態度明顯不一致的家庭,父親是高壓管制,嚴格地要求雙胞胎應該要互相競爭,視手足為敵人,惟贏者為王;母親則是開明包容的撫育,期待孩子自在發展,只與自己比較。一起來看看雙胞胎的手足競爭心理與父母應維持哪些一致性教養態度。
 
       雙胞胎在手足關係中屬於比較特別的狀態,他們在母親懷胎時就被迫要彼此共享及競爭,出生後更是如此,彼此會是好玩伴,但也容易相互依賴或是比較。像是劇中的兄弟被母親要求表態支持父母哪方時,兩個兄弟可能揣測著自己的想法,互看猶豫之後,才表態共同的想法;雙胞胎很習慣「一起」,一起吃飯、一起出門上學、一起哭,可能長相類似、發展同期,但是不代表他們就等於「一樣」。協助雙胞胎在成長過程中從「一體感」順利地發展獨立「個人化」,是父母重視的課題之一。
 
       建議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個別需求,分別給予充分的獨處時間。對於雙胞胎而言獨占父母完整的關注可能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每天給1個孩子完整的15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專心地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愛的,相當重要!好品質的陪伴不是單純的坐在旁邊而已,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與孩子一人一臺平板,或是坐在旁邊陪孩子看故事書、電影視,但是自己在滑手機、處理工作等一心多用;實際上這樣的分心狀態,可能會遺漏或是延宕孩子需要被關心、互動的行為。然而全心全意的關注孩子,孩子才比較能夠在自己的時間充分地表達,並減少顧及另一個同儕的狀態,更可以減少雙胞胎互相競爭吸引父母眼光的行為。
 
       減少雙胞胎學習發展時的比較。心理學者指出雙胞胎的求生趨力高,因為在子宮內兩人需要擔心自己的營養供給是否足以存活,而這般的心理狀態也會延續在追求母愛的表現,影響孩子的手足關係、自我要求、社交關係。倘若家長未能意識此部份,或是採「比較」的習慣養育孩子,反而增強他們的自卑與自大的心理,過猶不及都會使孩子們遇到挫折時調適困難,且容易外在歸因,不易自省。所以建議教養時應重視孩子的獨特性,與其喜好、擅長、特質的差異。

       培養孩子們學習獨立的能力。雙胞胎常聽到:你們長得好像、你們知道彼此在想什麼嗎?甚至認為雙胞胎會發展出只有彼此才懂得語言。互相的認同與競爭使雙胞胎易有矛盾的心理,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知道自己像對方,卻又不是他的感受。一旦過度認同他人時,可能會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在沒有對方的新環境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以提醒父母可以教養中多留意與增加教導孩子們「獨立性」。在嬰兒時期若能給予充分的安全感,則有助於未來的獨立與自信心。可透過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建立他們的安全感,孩子是藉由對父母的信任,發展出對環境的安全感,如此一來,孩子擁有穩固的安全感後,更能勇於向外探索與分享,也有助於個人獨立的發展。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