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相愛難、孩子相處更難: 用溝通共識取代設立規範的親子溝通/陳莉婷 諮商心理師

相愛難、孩子相處更難: 用溝通共識取代設立規範的親子溝通

文/陳莉婷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爸媽,我很愛您們,但某些時候我也很討厭您們…。」如此糾結複雜的情感,或許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多少也有體驗過。而當我們轉換身分成為父母時,該如何打破看似在親子關係中常會出現的膠著呢?
 
 相信每個爸媽,面臨自身教養風格時,所給予的設限與指引,無非是基於那份關懷與愛護,並力求幫助孩子有好的成長。然而,過於求好心切下所設立的規範,可能也會成為關係中的殺傷器!因此,我們應該學習在教養的路上與孩子建立『溝通共識』,一方面給予適切的設限來幫助孩子成長,同時又能促進親子關係更加融洽,且別忘了你的孩子不僅僅是你的孩子而已!我們都該褪去父母絕對威嚴的虛幻外衣,給予孩子真實的尊重與聆聽。在親子溝通的路上,有以下五點想與大家分享:
 
一、以邀請式開頭:舒暢彼此的溝通
許多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常會以「你過來一下!」、「我跟你說你應該怎麼樣!」作為開頭,然這樣帶有命令感的語言卻極其容易塑造溝通時的緊張感,甚至讓孩子在高壓的氛圍中備受壓迫。反觀,透過邀請的方式,如:「你能多說一點嗎?」,讓孩子掌握溝通的主體性,並以擁有話語主權為安全感的前提,來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溝通關係並為談話渲染上輕鬆的調性。以下有些建議:

  • 態度溫和且堅定
  • 引導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
  • 給予鼓勵與正向支持,多說「你可以…」,少說「你不行…」
  • 懲罰只會帶來短暫嚇阻,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 創造行為結果的實際體驗,讓孩子做中學,也學會自我負責

 
二、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
當我們在教養時,先聽聽孩子怎麼說!從傾聽中去理解他的需要和困難,並給予應當的協助,同時留意自己對孩子是否存有先入為主的假設或認定。因為當我們存有某些偏見或刻板印象時,縱使沒有透過言語的形式表現,但也很有可能會透過肢體訊息傳遞,進而形成關係中無形的壓力。
 
三、以「我訊息」表達
試著把訊息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以「我」作為句型主詞,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多些「感覺」訊息,例如天冷時你沒有多套件大衣,讓我很擔心。
 
四、訊息具體、明確且適量
溝通時應聚焦訊息的重點,且極需避免前後矛盾或不一致,否則可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左右為難。另外,當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倘若訊息量較為龐大,建議父母先行消化,再依據孩子的認知發展,給予分次少量的訊息傳遞,以避免孩子認知超載。
 
五、理解孩子需要歸屬和被重視
當孩子能在具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時,便能夠發展出擔負己身行為應有的責任。因此,在回應孩子的行為時,理解他們的內在渴望是一件重要的事!當孩子得不到內在需求的滿足時可能會出現破壞、傷害等行為,一方面他們透過這些行為來達成目的,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證明自己在這個家中的存在重要性。
 
    面對教養,我們都需要學習;面對孩子的特性,我們試著理解與親近;而面對身為父母的自己,我們則需要給自己來點鼓勵。畢竟,在孩子的心中,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爸媽,而是一個懂得理解他的父母。因此,真誠的與您的孩子展開一場溝通!大談特談,理解正從溝通開始!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