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無聲的吶喊-家有自殺青少年的親職行為/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

無聲的吶喊-家有自殺青少年的親職行為

文/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

    高二的小黃,曾經嘗試割腕自殺,且擁有多次自殺意念,家人如坐針氈,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小黃;倘若你的孩子和小黃差不多年紀,也有相同的狀況,身為家人的你,可以做些什麼呢?
自殺意念或行為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許多情緒與想法累積而成,在生命發展歷程中,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常常需要面對不同層面的壓力(例如:人際關係、家庭關係、情感或課業等),並同時發展自我認同,在這樣忙碌的情況下,如沒有適當的支持或調適方法,便可能受到這些壓力影響,導致喘不過氣,接著選了不適當的行為因應,而自殺就是其中之一。

l 自殺意念與自殺行為
    自殺意念是指自殺相關的想法與意圖,從簡單念頭到具體思考計畫之間的風險也不盡相同;自殺行為是指實際去執行,嘗試結束自己生命的行動,常見像是割腕、吞藥等。當青少年有自殺警訊時,我們更需要多加留意其想法與行為,才能適時地介入,避免錯過良好的協助時機。


l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我們需知道一件事,就是面對與死亡有關的事情時,我們總會感到焦慮不安,這是人性使然,我們可能會因為極力阻止,而搞到自己身心俱疲,也可能造成當事人更大的壓力,這是我們都不樂見的情況,我們希望能夠讓孩子遠離自殺這件事,可以嘗試以下方式,來陪伴家有自殺議題的青少年:
一、學習傾聽,多陪伴少責罵
    當一個稱職的聽眾,比當一個指導者更有效,過去我們可能為了孩子著想,替孩子做出許多選擇或指導,然而當孩子有自殺的情況時,已然無法用過去的方式回應,這時我們需要更多的傾聽,成為孩子忠實的聽眾,接納他的困境,陪伴而不責罵,讓孩子知道我們關心他,有需要時我們都會在。
二、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學習和孩子溝通,而非辦論,溝通是雙向的對話,要能聽進孩子說的話,且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不進行評論(例如:孩子覺得課業壓力很大,我們可以回應,聽到你因課業而煩悶,我感到擔心,有沒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試著表達關心,不論孩子接不接受,都要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對。所謂良好的溝通:是能表達自己想說的話,而不預期對方會回應什麼,也不強求對方接受。


l 家長的自我照顧
面對家有自殺議題的青少年,很容易感到挫折與疲倦,一方面是對未知的焦慮(例如:他會不會正在計畫自殺、他會不會晚上就去自殺等),另一方面是家長的自我要求或懷疑(例如:我是不是不夠關心他、我是不是不應該說這些、我會不會刺激到他等),種種壓力常導致身心耗竭,因此在與他們相處時,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適時抒解壓力(如:正念放鬆、運動、看劇等),唯有良好的身心狀態,才能好好陪伴有意自殺的孩子。切記,我們做能做的,正如同上述,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合宜的陪伴與支持,而不過度苛責自己,這便是足夠好的應對了。


陪伴的過程是辛苦的,但孩子會漸漸地感受到我們的存在,有時不必特別做些什麼,而是接納他們的情緒與狀態,理解他們正在痛苦,然後讓他們知道,我們願意一起面對。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