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家有困惑孩子-如何不只是父母,更是朋友/吳柏瑩 諮商心理師

家有困惑孩子-如何不只是父母,更是朋友

文/吳柏瑩  諮商心理師

「我不懂他怎麼會做出那麼衝動的事,腦袋都不知道在想什麼。」
「我問他,他也不講啊,很常躲在房間,就算走出房間也在滑手機。」
「真不確定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沒有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父母們面對家裡小孩,有時會冒出以上的想法,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孩子,都有讓身邊的人覺得難以理解的時候,即使努力溝通了,也還是一頭霧水。但事實是,有時孩子們他們也不太確定自己該做什麼、自己想要什麼、或自己是誰。
根據Eric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當孩子進入國高中階段,會遇到「自我統合」的發展任務,他們會嘗試要把不同面向的自己結合起來,組合成一個「我是誰」的概念。可能在家裡他們還習慣當個被照顧的小孩,但在學校他們要開始為成績、選組、模考等負起責任,也會遇到如何建立朋友圈、甚至是如何面對感情等問題,這些不同的經驗對孩子們來說十分混亂與陌生,要如何在其中建立自己的形象更是困難,而父母在過程中就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涵容的陪伴
面對孩子的混亂,父母如果能像一個穩定、強壯的容器一樣,把孩子的複雜感受全部承接起來,不管是好的、是壞的,通通都接納,而不讓它漏掉或是流出來,讓它能慢慢沉澱、慢慢穩定,孩子才有可能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理解這些經驗,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獲得控制感。
這個涵容角色最重要的是陪伴的功能,且必須要減少以往身為家長所習慣的指導性了,因為這些經驗必須讓孩子們自己走過、自己理解,他們才有可能真的建立自己的樣子,所以父母此時的角色比較像是朋友,陪在孩子的身邊,讓他們在這段辛苦的歷程中,還能感受到身邊有人在關心他們、支持他們。
好奇的了解
當孩子展現比較不符預期、甚至是失控與情緒化等狀態時,父母當然會著急地想了解他們到底怎麼了,但有時關心的方式會被孩子理解成指責與批評,像是「你做事情怎麼沒想想看後果?」、「我真的對你很失望。」,這些語句反而會讓孩子們覺得不被理解、甚至封閉自己不願意去表達了。
故我們可以用一種好奇、探問地方式開啟溝通,讓孩子知道我們只是單純地想了解發生了什麼事,不預設立場或負面評價,像是「當你這樣做時,你在想什麼?」、「你滑手機時,都在做什麼?」等,都比較能讓孩子們放下防衛,願意真實傾吐內在想法。
 
尊重的關係
有時即使我們以上述涵容、好奇的態度靠近,孩子們仍然不願意表達內心想法,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也還很混亂、不知道如何整理語言,也有可能是他們在評估父母的反應,是不是會多說多錯?甚至最後讓父母吵架?這些都是他們害怕的後果。
與其逼迫他們說話、造成關係更緊繃,我們可以用別的方式表達關心,如準備他們愛吃的水果、邀約一個安靜的散步、甚至適時輕輕拍肩,都能傳達出不壓迫的關心訊息,讓孩子們了解我們一直都在,我們尊重你現在的狀態。
 
尊重孩子的表達意願,讓他們知道我們會在一旁耐心提供穩定的陪伴、持續表達好奇與關心,等候他們慢慢整理、慢慢感受安全,這或許就是孩子們在辛苦的階段中最需要的因素了。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