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他的世界撐起一把傘/劉瓊珊 諮商心理師

為他的世界撐起一把傘

文/劉瓊珊  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碰到有自殺傾向的人時,我們可以如何成為他的保護因子呢?
有時候在夜深人靜的時分,每當想起坐在自己對面的來談者,說著充滿壓力的生活或是絕望、無力感的情緒狀態時,身為助人專業者或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如何能夠在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社會裡,來成為自殺防治的助力呢?
若我們試著為自殺傾向者的世界撐起一把傘,一把能夠在晴天遮陽或雨天避雨的保護傘,讓他們能夠站在這把傘下時,因為我們的陪伴感到信任、安全而不失去希望。那麼,如何練習做一個為他人撐傘的人呢?你可以嘗試依循這四個原則:

1. 保持珍貴的人際接觸:

  關心身邊的人不是只是一句口號,試著盤點一下自己的人際生活圈,有習慣性地持續與身邊的親友保持接觸嗎?會不會每隔幾個月或半年聯絡一下,與好久不見的親友敘敘舊呢?即使近年來因疫情之下,我們僅能透過網路世界給予親友問候,也要保持人際的持續接觸,不但能夠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能夠增進對他人的關懷,預防憾事發生喔!

2. 建立情緒的連結:

  當身邊有人告訴你他有自殺意圖的時候,除了了解自己可給予他的心理資源,例如:提供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等免費電話資訊,更重要的是建立與他的情緒連結,傾聽與關懷但不評價他的自殺意圖,聚焦在情緒上與他自然的接觸,例如:你可以問問他,這個念頭持續多久了?會覺得很困擾嗎?在他的生活中甚麼樣的壓力讓他痛苦的想要尋死呢?
  當自殺傾向者能夠在你面前吐露出他煩惱的哪一面,你不會因為他說出想死的念頭而遭受到你的說教與責備,他的痛苦情緒就能夠被真正的看見。

3. 理解比說箴言來得更加重要:

  真正的去聽懂他想表達的話,會比給予有哲理的箴言,更能讓人感受到被理解。當別人在跟我們傾訴心事的時候,有時候不見得是他的心中沒有答案或是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更多的時候他是希望他帶來的問題能夠被人理解,在資訊流動快速的時代裡,我們幾乎不太把人的話給聽完與聽懂,沒耐心的我們會很快地站到一個"全知"的角色去給人生活的建議,但事實上,能夠理解自殺傾向者的痛苦,帶給他接納與同理的感受,在他無邊墜落的世界裡才能夠有被接住的機會。

4. 知道自己的有限性:

  在陪伴自殺傾向者的過程中,我們要知道自己可提供的陪伴方式與限度,我曾經看過很多在一開始熱切陪伴他人的態度,到後來開始對對方產生相當多不耐煩的情緒,這其實不是任何一方的錯誤,而是要練習回歸到每個人可以提供的陪伴品質與有界限的掌握,例如:你是屬於可以在深夜讓對方打電話或傳訊息?還是能在假日主動約對方出去走走?又或是僅在工作時或上課時能夠提供陪伴在身旁的夥伴?
  知道自己的有限性,也讓對方知道他可以在何時去尋找你,提供有溫度的、有品質的陪伴是重要的,這把傘也才能真正的為對方遮陽避雨!
 
  我們都能練習為他人的世界撐起一把傘,不吝惜地給予陪伴跟支持,成為自殺防治的保護因子,更重要的是當自己遭遇困難,碰到過不去的阻礙時,也別忘了求助,只要你願意,我們不會讓你一個人在孤單裡浮沉。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官網>衛教專區>好文分享